当夜幕降临,朱元璋与朱标终于结束了一天的行程,缓缓踏入皇宫。此时,天空已被黑暗所笼罩,唯有宫中的灯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。
朱元璋一回到御书房,便开始不停地来回踱步,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难以平静。一方面,他对朱槐所说的那个浩大工程充满了期待和兴奋;另一方面,又不免生出一丝忧虑。毕竟,如此规模巨大的工程必然需要动用大量的劳工,而这无疑会给本就生活不易的百姓带来更多的苦难。想到此处,朱元璋不禁长叹一声:“唉~百姓苦啊!”
一旁的朱标同样眉头紧锁,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大明如今还是缺钱啊!”就在刚刚,他们聆听了朱槐详细讲述关于蒸汽机的各种实际运用,那些美好的设想让人心潮澎湃,但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,要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,需要投入海量的银钱作为支撑。然而,目前朝廷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朱槐此刻正手持着朱元璋亲笔题写的“大明第一研究院”几个大字,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笑容。对于朱元璋和朱标的担忧,他似乎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在他看来,缺少人力并不是什么难题,大不了直接前往其他国家抓捕便是。当然了既然已经抓人了,顺手抢些钱财也是理所当然之事,这样一来,资金问题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?
次日清晨,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红墙黄瓦洒下,照亮了朝堂之上庄严肃穆的气氛。朱元璋强忍着困倦,顶着两只如熊猫般明显的黑眼圈,缓缓地坐上了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。
他微微眯起眼睛,用略带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底下站立整齐的官员们。就在这一扫之间,他的视线突然停留在了站在徐达身后的朱槐身上。朱元璋心中不禁诧异了一下:这小子今天怎么来上早朝了?难道改性子了?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,并没有对这个发现表现出太多的关注。
要知道,昨天深夜时分,他已与几位朝廷重臣秘密召开过一次小型会议。今日的早朝,不过是将昨晚讨论已定的决策公布于众,走一个形式而已。所以,尽管对于朱槐的出现感到有些意外,但此刻的朱元璋心思完全放在即将宣布的重大决定上。
待群臣行完朝拜礼之后,朱元璋清了清嗓子,开口说道:“咱经过深思熟虑,决定取消工部,设立大明第一研究院。此乃关乎咱大明未来发展之大计,诸位爱卿可有异议?”话音刚落,只见徐达和汤和两人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,齐声高呼道:“臣等赞同陛下之英明决断!”紧接着,连年事已高、平日里甚少在朝堂上发言的宋濂也颤巍巍地站了出来,表示坚决拥护皇上的决定。
然而,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。就在众人纷纷表态支持之时,竟有那么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,非要跳出来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。他们或慷慨陈词,或引经据典,试图反驳朱元璋的这一决定。可惜啊,这些人显然低估了坐在龙椅之上的那个人。如果此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,或许还能容忍他们如此放肆;可眼前这位可是杀伐果断、雷厉风行的明太祖朱元璋啊!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。
只见朱元璋脸色一沉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,冷冷地哼了一声:“竟敢忤逆咱的意思!来人呐,将这几人押进诏狱。”顿时,朝堂之上鸦雀无声,那些原本还想继续争辩的人瞬间噤若寒蝉,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,现在的诏狱在这些官员口里那可谓是个臭名昭着的地方,迄今为止还没见到哪个能从诏狱里活着离开的。
待到处置完毕,朱元璋再次看向朱槐,缓缓说道:“朱槐,咱任命你担任大明第一研究院首任院长一职,望你不辱使命,为咱大明开创一番崭新的局面。”说完不等朱槐有所动作,朱元璋大手一挥:“退朝~”说完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。
随着朱元璋那声威严而洪亮的“退朝!”响起,朝堂之上的大臣们纷纷躬身行礼,鱼贯而出。唯有朱槐站在原地,瞪大了眼睛,满脸惊愕之色,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。他心里暗自嘀咕:“这是什么情况?怎么会突然让咱来当这个院长呢?咱可从来没有想过要承担这样的重任啊!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不香吗?”
然而,朱元璋根本就没有给朱槐任何拒绝的机会。只见他龙行虎步地走出朝堂,头也不回,甚至连看都没再看朱槐一眼。朱槐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,心中一阵慌乱,下意识地抬腿想要追上去问个究竟。
就在这时,一只大手忽然从旁边伸过来,紧紧地抓住了朱槐的胳膊。朱槐扭头一看,原来是徐达。只见徐达面带微笑,亲切地对朱槐说道:“贤婿啊~今日难得清闲无事,走走走,随老夫到你府上去,咱们翁婿二人好好喝上一杯。”
朱槐闻言,刚想用力挣脱徐达的手,但当他看清来人是自己的老丈人时,心中顿时一软。毕竟,于情于理,他都不好直接驳了徐达的面子。于是,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苦笑着说道:“唉~好吧,那就依岳父大人所言。”说罢,便与徐达一同朝着宫外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