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一章 时差(2 / 2)微妙的三十岁首页

但是,对于林希希来说,她很喜欢这份稳定。她喜欢这里的企业文化,因为即使对于像她这样的小员工来说,也非常的尊重,她觉得工作也不全是钱的问题,她需要情感上的尊重。比如说,即使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也有10天的年假,所有员工每年的带薪病假有30天,如果真的生病了,也不会被扣工资。公司的系统都是英文的,包括请假,邮件,个人评估,公司股票内部购买渠道等等。跟她大学刚毕业找到的小作坊似的公司比起来,不知道高级了多少倍。而且,5年的时间,她已经拿到了无限期雇佣合约,在公司虽然只是普通的员工,但是这个工作在她心里是盔甲。

北京夜里11点,洛杉矶的清晨7点。叶兰来到洛杉矶读书已经5年了,她常常听这里的人说,要想爱上洛杉矶,需要七年的时间。她一直在等待到达7年的这个时间点,现在她对洛杉矶没什么感情,她不知道自己拼了命来美国读书,为什么又无法爱上洛杉矶呢。但是这个问题不会太困扰她,她天性乐观外向,想不通的问题就不再想了。

她在学校外面跟其他学生合租了公寓,也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。出国前就学会了开车,她一贯把能想到的事情做在前面。

早晨,她在公共厨房里煮咖啡,那种磨豆子,滴滤咖啡的感觉,是她喜欢的静待时光。快要过圣诞了,洛杉矶虽然圣诞节也不会很冷,但也总算是这个城市比较冷的季节,让她想起北京的冬天,虽然温暖明媚是洛杉矶这个城市最大的优点,但是她还是想念四季分明的北京。

5年前她也是圣诞前夕来的洛杉矶。本来,她劝说林希希跟她一起考GRE和托福的,申请来美国读书,但是林希希最后选择的是考研,显而易见,考研的成功率大大低于出国读硕士的可能性,她觉得林希希的决定总是很保守。所以,自己成功了,虽然是被洛杉矶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录取,但是她总算是垮了一步。她本来以为林希希第二年会继续考研,但是她放弃了,而是再次进入工作。

她有时候挺羡慕林希希的,因为她给人的感觉就是自食其力,什么事情都量力而行,很稳定的状态,当然她的生活也没什么波澜,在她的定义里,这个人不是特别好玩儿的人,但是确实是个值得交往的朋友,因为她从来不做出格的事情。

圣诞节,每年的圣诞节,林希希都会想叶兰,她很羡慕叶兰的生活。在她梦寐以求的美国大学里念书,虽然叶兰硕士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,不得已又开始读博士。可是,她觉得对于叶兰来说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,她的人生里没什么难事。5年前,她们相约改变自己的命运,5年后叶兰已经见到了大千世界,硕士文凭在手博士在读,而自己只是换了个工作而已。只要不跟叶兰的人生比较,林希希大部分时候满足于自己的状态,但是想到叶兰,她会想到自己的人生理想,想到自己的情感,想到自己的固步自封,非常容易突然就对生活提不起精神来。

估计路障解除了,因为前面的车子开始缓慢启动。在出租车上,听着音乐的林希希,全身放松的状态,令他感觉到了疲惫,困意席卷而来,她想着回家就不洗澡了,天气这么冷,甚至不想洗脸了,直接睡觉。

叶兰快速的喝完咖啡,利落的穿上冬天的外套,好几年前的衣服,她不想买衣服,不想搬家的时候有很多附属品,好在洛杉矶这个城市不是个比较谁穿新衣的地方,这一点给她省了不少麻烦,对她来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博士毕业,然后找到工作,留在洛杉矶。至于其他的,什么理想,什么爱情,都是奢侈品。

30岁,不大不小的,尴尬的年纪,如果一定要说它跟2字头的年龄有差别的话,就用微妙这个词吧。30岁,的确很微妙,因为外人认为这个年纪该有的,和自己对自己认知的成熟度,相差太远。大部分人在这个年龄已经工作了几年,甚至换过一两个工作,好像在这个时候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清晰的计划,否则那种焦虑感无处不在,就好像自己还已然成了人生的输家。但是,如果静下心来认真想想,在一个人30-40年的职业生涯里,要在开头就把这个复杂的人生想明白,不要说其实很苛刻,甚至是根本不切实际的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30这个数字吓到,忘记了思考,不够冷静,不敢沉下心来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