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八章 郑府之行(1 / 2)知长安首页

长安的雨终于止住了,连续几日的暖阳,让人的心情愉悦而舒畅。陈龄芝选了一个晴好的日子,带着九夏去郑家拜望。去之前,她也问过二小姐书秋是否同去,书秋推诿说身子不大好。陈龄芝知道她生性文静,不多与人交道,也就不再提了。

母女二人乘着马车行了约一个时辰,才到郑家府院。正门气派宽阔,高大青墙和琉瓦在阳光的照耀下,耀目肃穆。大门左右两只石狮蹲守,朱红门楣上“敕造候府”四个镏金大字闪闪发亮。刚下了马车,门口一妇人笑着上前迎接:“太夫人知道主母要来,让我在此等候。”

柴伯把她介绍给陈龄芝:“这位就是秦二娘。”秦二娘是徐家在郑府内院的联系,因她的男人在郑府采办食材,平日常与徐家有交道,得了不少好处。

秦二娘是跟着长房太太陪嫁过来,在府里算是有头脸的妇人,一路上,遇到的家仆丫鬟,都客气地向她问好。由秦二娘引着从旁门入了府,绕过壁影,往东穿过一道长长的游廊,继续往里走就到了正房大院。院庭里有三个小丫鬟正在踢毽子,见她们过来,忙停了玩耍。一人朝里传话:“徐家主母到了。”另两个转身去打起帘笼。

这正屋厅堂方正敞亮,摆件考究,厅匾上写着“德勤惟善”。屋里正上方的软塌上,歪坐着一位鬓发如霜、精神矍铄的老太太,长得眉目慈蔼,脸上团着和煦的笑,她便是郑家的一家之主,太夫人陈氏。陈龄芝走上前深深作了一个大揖,对于这位太夫人,陈龄芝心中是充满敬意的,当年若不是太夫人拿出郑家唯一的免死金券恳请为陈氏宗族翻案,只怕自己至今都还是戴罪之身。九夏也跟着上前向太夫人行礼。

下首的三位妇女,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,穿戴之物皆是上等的绸缎珠钗,个个气华端正,容貌富润。年岁较长的两位分别是郑主母的长房长媳薛夫人,长房妾室崔氏。另一个年轻点的妇女是郑主母的小女儿明陈氏。秦二娘分别指着相认,九夏一一请安问好,表现得落落大方。

郑主母招呼二人落座,又让丫鬟奉了茶,问道:“徐家主母是从益州迁居自此?”

陈龄芝回话:“正是。”

“家眷都来京了?”

“还有一次子暂留益州。”

郑太主母又问:“听你这口音,不似蜀地,却仍是金陵河洛一带?”

“我虽去过不少地方,但自幼跟着家父念书识字,所以口音未有多变。”

“噢——难怪我听来亲切。”郑太主母深深地点点头,又道:“你父亲与我同父异母,后来他被皇太后过继给秦伯候,本是该承袭候爵,谁料到科举舞弊案,牵扯了整个陈氏宗族,你们一家也被流放到岭南。在这些为官的宗亲里,你父亲为人最是忠厚坦荡。可惜啊,那么个有才干的人因为冤案被连坐废职,是陈家的损失,也是朝廷的损失啊。”

陈龄芝恭敬回道:“家父丹心赤忱,即使在发配途中,也不忘励练白折子,只盼着有朝一日能重回朝廷,尽忠效力。”

“我还记得当年他中了新科三甲,是何等意气风发,秦伯候连摆三天酒宴,长安城的达官贵族都来道贺,好不风光。后来我随老爷去洛阳赴职,你父亲还来践行,约着长安再叙。没想那次分别竟是最后一面。”“说到此出,郑主母无比动容,眼里泛起泪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