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013(1 / 2)七零年代小日子首页

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他们三个人终于搭上了回安平公社的拖拉机,这拖拉机拉了半车的砖,另半边的车斗空着,就是为这位搭顺风车的人腾出来的。

陈博先上了车,胡小英跟苏青递行李,陈博在上面接。等东西都搬了上去,陈博还帮着把苏青拉上了上来,胡小英身强力壮,自己三两下就爬上去了。

陈博坐过几次这拖拉机,他告诉苏青跟胡小英,“回去的路一段是水泥路,还有一段石子路,石子路很颠,你们等会抓牢了。”

苏青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,没想到,这拖拉机的颠簸超乎她的想像,她靠在车斗的角落,坐在装着被褥的行李上,两只手死死的抓着车拦,即便是这样,她还是被震得弹了起来,好在胡小英眼疾手快,把她按住了。

这什么路啊。

苏青郁闷,还不如走路呢。要不是东西多,她真想下车走过去。

过了半个多小时,拖拉机到了一个路口,终于停了下来,司机说到了,让他们下车。拖拉机车斗的半车斗砖是拖到别的公社的,等送到砖才会转回来。

现在就到安平公社了,只要顺着路口往里走,就能看到了。

苏青三人很快就下了车。

陈博看到苏青跟胡小英大包小包的往身上挂,愣了一下。

这次的两个女知青跟前几天来的女知青有些不一样啊,前些天分来的女和青,路上就开始叫苦,自己的东西也是要别人帮着提的,还嫌提东西的人身上有臭汗味。

挺招人烦的。

陈博愣过之后,赶紧去帮着一块拿东西,还说苏青,“我看你脸色不太好,你东西给我吧,我来。”

“不用,我手上东西轻,拿得动。”苏青笑了笑。

正如拖拉机师傅说的那样,从路口进去,就是安平公社了,公社很热闹,入眼的是一条铺着水泥路的长长街道,两边建了不少屋子,有粮店,有供销社,还有吃饭的馆子,苏青一路看过去,眼睛都花了。

她还以为公社就是乡下地方呢。

原来不是啊。

陈博告诉苏青:“这是是集市,初一、十五是大集,那时候人最多,东西也是最齐的。”他告诉苏青一些事,比如这边的代销点是可以帮着卖他们自制的东西的,比如村民自制的千层底的鞋子,一些婶子编的竹席,还有工匠打的椅子……

他们安平公社很人性化,有些事管得没那么严,领导开通,大伙的日子也比前些年好过了不少。

苏青看到代销点,心里火热。

那她是不是也能手工制点东西过来卖呢?

胡小英问陈博,“我们知青点在街上吗?”是要住这里吗?

要是这样那可太好了。

陈博摇头:“不在这边,具体到哪,得问陈支书。”前面那一阵红砖小瓦房就是公社干部办公的地方。

陈博领着苏青跟胡小英进去了。

“陈支书,苏知青来了。”

陈安国大步从里头出来了,他看到苏青胡小英了,怎么来了两个?

苏青笑着跟陈安国打招呼,“陈支书,您好,我就是跟您电话联系过的苏青。”她还跟陈安国介绍了胡小英。

陈安国看到胡小英,皱起了眉,“这位胡知青的名字不在我们公社啊。”

这下胡小英傻眼了。

什么意思,她跟苏青不是一块的啊?那她分到哪了?

现在知青办的梁主任压根就联系不上啊。

胡小英着急了。

苏青对陈安国道:“陈支书,您看这天色也不早了,我跟胡小英同志也坐了一天的车,要不先安排我们住所,其他的事明天再说。”先让胡小英住进来,到时候再看是分到哪里了。

慢慢来。

陈安国一看,天确实快黑了,确实应该去休息了,他为难道:“是这样的,前几天我们公社又分到了五个知青,再加上之前的,现在知青宿舍快满了,我想着苏青同志你要过来,就空出了一个床位,可胡同志这……”

确实没位置了。

胡小英道:“我可以跟苏青挤着睡。”

“一米的床,哪挤得下两个人。”陈安国想了一个主意,他跟胡小英说,“胡小英同志,要不你先住到村民家,等给我给查清楚分到哪了,再安排你过去。”

陈安国去领导那要了两回知青,现在知青够了,他确实不太想要了。前几天分来的那五个知青,有三个他挺中意的,两个男知青,一个脑子活,一个做事效率高。还有那个叫秋歌的女知青,也是很不错的同志,有文化,会做人,特别擅长处理人际关系。

陈安国已经安排秋歌去小学当老师了。

原本这个职位是留给苏青的,可惜,苏青同志来得迟了些,这小学不能没有数文老师啊。

又加上秋歌毛遂自荐,备了课,陈安国就同意秋歌试课了。

这一试,效果好得很,那些孩子们都喜欢秋歌。

这事就这么定下了。

当然了,苏青同志也是很不错的,陈安国查过报纸,有一个全国报还报导了苏同志得竞赛一等奖的消息,为国争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