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年老太爷初去渝州行商,遇到了不少困难,有一次滑下山崖甚至差点丢了性命。亏得遇到李老太爷路过相助,这才脱险得救。李老太爷将你们父亲带到家里养伤,一住就是两三月。两人都是行商之人,又都读了些书,慢慢的竟相见恨晚,引为知己。后来多亏了李家相助,打通了渝州商行的关节,将渝州特产引入江南,这才开辟了我们宋家商业的另一领域。而我们宋家的香料在与李家的合作下也得以名扬渝州。”宋老夫人饮了口蜜茶,慢慢回忆到。“老太爷回来后告诉我说当初他在渝州和李家老太爷甚是投机,因此约定做个儿女亲家。可是儿辈都已成婚,就订在了孙辈了。当时裕儿昭儿都还小,李家老太爷家也就大房一个儿子,另外两个孙女,一个方满周岁,一个还在襁褓,我和你们父亲也就没给你们提这个事。后来,忙着其他的事情,倒把这个事忘了。”
“这……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,”吴氏一时听得有点蒙,“爹都已经过世七八年了,如今怎么又突然提起这件事……”
“信里不是说了吗,那李家如今大孙子已经二十一了,大孙女也已经十七了,二孙女只比大孙女小半岁,如今也已有十六。其他几个虽然还小,可万没有让人家再等着我们的道理。”宋老夫人皱皱眉头,又喝了口蜜水道。“信里虽说得委婉,可也是想探探咱们的意思,这门亲事到底是还算不算数。要是不算,他们也好早做安排,要是算的话,也拿出个章程来。当初虽然定了两家结亲,可并未定人选。所以,我也问问你们的意思。”
“可……这事出突然……渝州这么远……”吴氏斟酌道,“这门亲……结了和没结也没什么区别……”
“渝州虽远,但也不是不可去之地,咱们家的生意每年要去那多少趟?”宋老夫人最看不得吴氏这眼皮子浅的样子。
“娘说的是。”吴氏明白了宋老夫人的意思,轻笑着接道,“况且我们家婷婷还未及笄,适龄的也只有裕儿昭儿两个孙辈,只要李家舍得把孙女嫁过来,咱们娶进门的远点也无妨。”
“嗯……”宋老夫人点点头,又轻叹一声道,“我也知道娶亲还是近些好,有点什么事情也好相互帮衬帮衬。可是咱们是做生意的人家,最忌讳不诚信,这门亲既然是老太爷定下的,自然还是遵守的好。免得结亲不成,反结了仇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不仅对生意有影响,就是对明德和裕儿的前程都没什么好的。”
“可是……娘怎么知道……李家会舍得把孙女嫁过来?”柳氏终于犹豫着开口问。
“既然李家能来信问一句,说明他们也是守信的人家。就算万一舍不得,那……也是他们李家的事了。”宋老夫人想了想又道,“不过如今李家的李老太爷还在,当年老太爷说起李老太爷来那是既敬且佩,满口赞誉。这样一个能让老太爷称赞佩服的人,必定也是一个重诺之人。”
“听老爷说,李家虽是商贾之家,可是家中子孙都饱读诗书,行事坦荡,为人处事也与一般商人不同,素有儒商之名。”柳氏轻声道。
“正是。”宋老夫人点头道。“既如此,你们心里也有个准备。待会子回去商量商量,若此事能成,李家的孙女是裕儿娶还是昭儿娶了吧。”
“这……”吴氏踟蹰着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“老大不在家,裕儿已经二十了,又向来懂事,这也是他的终身大事,你就和他商量商量吧。老大那儿,我自会派人送信与他。”宋老夫人揉了揉鬓角道,年纪大了,闲话了一下午,也有些受不住了。“老二媳妇,你也回去和老二商量去吧。”
吴氏柳氏二人告辞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