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7章 怪癖引来的祸端(1 / 2)有味道的神鬼事首页

在李连杰主演的《少林寺》里,有这么一个镜头,方丈问皈依佛门的觉远:“尽形寿,不杀生,汝今能持否?”

觉远回答道:“能持。”

同样,在鲁智深山上的那一段,即将剃发受戒的时候,“尽形寿,不杀生,汝今能持否”又出现了。

下面的这个故事,也和“尽形寿,不杀生”有关。

在佛家的戒律里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是每个决心皈依佛门的人即将接受剃度时,寺内高僧的灵魂之问。

尤其是不杀生更被称为五戒之首。所指的范围也很广泛,不仅指不能直接杀害生命,还包括要避免产生任何形式的痛苦和伤害。

射飞逐走、发蛰惊栖、填穴覆巢等行为,在佛家的世界里,被视为杀生之罪。

不过,在中华大地在山河破碎家国受辱之际,隐居山林的僧人道士决然放弃清修走下山来,一手拿枪度活人,一手执香擒恶鬼,是为护华夏国运,自然不能以这五戒来说事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在长江以南的洪源镇,镇上有一户姓董的人家,家里的染坊生意在镇里首屈一指。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洪源镇染坊行业的龙头企业。

老董坊主膝下只有一个儿子。按照国人素来的看法,子承父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何况,老董又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那么大。

自然,在老董的心里,如何把家业交到自己儿子的手上,并让他把家业进一步做大做强,就是老董每天都会琢磨的事情。

可小董却偏偏是个异端。也不是说他不聪明,相反,自家染坊里的事,小董清楚得很,各种操作都会,样样活计,对小董来说,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。

甚至,染坊里好几道工序的突破,包括销售模式的升级,都是小董顺手施为。

但在老董的眼里,这家伙就是对自家的染坊生意不上心。为啥呢?因为小董不大乐意呆在染坊里,一天到晚,就和镇里的少年人一起到镇子外边瞎逛。在老董看来,小董每天尽瞎琢磨些追鸡赶狗的事。

不知道是不是小董打小掏鸟窝掏习惯了还是怎么的,大多数情况下,掏鸟窝都是孩童们的一时玩闹而已,搞得几回后就会停手。也基本上没听说过有大人动不动就爬树掏鸟窝的。

可在洪源镇,小董偏偏就是这么一号人物。

而且,小董除了喜欢掏鸟窝之外,还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法子去抓鸟。并且,小董抓到鸟以后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。

每次抓鸟之前,小董都会从家里拿一根竹竿和几根竹子破开细后制成的篾条。一旦抓到鸟以后,小董先是用竹竿敲破鸟的脑袋,然后再用细篾条把鸟串成一串,挂在竹竿上晃晃荡荡。

等收工回家后,小董会在第一时间里找来些稻草茅草之类的引火材料烧火,然后把鸟放到火上烤,等火把鸟毛烧干净,鸟肉焖熟以后,再把鸟拿出来,要么自己吃掉,要么就拿到镇里卖掉。

老董觉得小董不务正业。是因为老董认为小董不肯一心一意地钻染坊的门道,把心思都放在了怎么抓鸟上。但如果是用钱物去衡量吧,对小董抓鸟卖鸟肉这件事又说不上话。

虽然洪源镇不大,但镇里的染坊生意在江南却不小。每日里来来往往镇里的行商很多,小董用火焖熟的鸟,在镇上颇受欢迎。甚至还有些饕餮之徒找他预订,小董这个没有本钱的买卖,到手的银两铜钱也是一把一把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