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二章 西院胡同 初露锋芒(1 / 2)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首页

黄昏,黄昏后。

京城之中,颇有一股“斜阳醉酒,勾引行人醉赏”的意境。但徐正卿此时却无心赏景。

他已约上王建,一起来到京城中有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西院胡同。

有明一代,“青楼产业”主要属官方教坊司管制,胡同的两侧入口,设有栅门还有官兵看守,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手笔。

当时京城之中的胡同,大体可以分为两类。

一类是帘子胡同,里头专门是豢养娈童的,有新旧之说;一类是“正经”胡同,以歌、舞、戏曲产业为主,也有深山育俊鸟一说。

站在胡同前,听着袅袅的歌声,闻得阵阵香风,看着暖红灯笼映出的一片锦绣辉煌。

徐正卿脑海中没来由想起《桃花扇》中的几句词,正是:

“歌声歇处已斜阳,剩有残花隔院香。无数楼台无数草,清淡霸业两茫茫。”

王建听到那些莺莺燕燕的声音,又想起路过帘子胡同,看到的女性打扮的娈童,不由得重重咽了一口唾沫:

“怀安老弟,我观这胡同也无甚好玩的,加上老兄囊肿实在羞涩,要不然……”

徐正卿笑了笑:“哈,这个宗庆兄无需担心,知府大人所给的,用来赶考的银子,还剩些许,喝几杯酒,听两首曲儿,还是够的。”

两人遂直入胡同。

寻到一处门前立了块“红杏招”牌坊,在门前还站不到三息,便有徐娘半老的鸨儿、脸上贴了膏药的龟公出来,将两人拉着扯着带了进去,招呼在堂中的一个小几案中坐下。

一位小婢很快便上来斟茶,并奉上糕点,徐正卿娴熟的问了下价格,又叫了一壶酒。

堂下舞台中,正在弹奏的是一首琵琶曲,曲调婉转,放眼周围几近满席的宾客,间中不少儒服书生、贵家公子的身影。

其中,又以所有案桌中间,最佳观赏位置处,坐着的身穿红衣袍、腰裹牛角腰带,相貌无甚亮点的公子哥最为显贵,周边围了不少儒生,笑脸奉承。

王建初次来这种风月之地,还算镇定,从起初只敢偷偷瞄几眼,到两三首曲子下来,倒也能够盯着台上女子看上一阵子。

徐正卿相较于他,却少了许多顾忌,常常带起话题,与王建推杯换盏,偶尔还能说出几句诗词来。

青楼歌舞的俗,和诗词的雅结合起来,虽远不及盛唐诗人李太白他们那般风流,也颇有一番味道。

两人都颇为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,不知过去多久,台上的姑娘已经换了好几位,外头,明月也渐上枝头。

堂中。

众人只觉一阵小香风拂面,说话声音减弱。

徐正卿也觉余光中一抹殷红闪烁,转头过去,见得绣有红杏出墙图的屏风后,一个小娘子桃花扇半遮着脸走过来。

小娘子也就二八间许的年龄,脸面略施粉黛,如粉雕玉琢,修饰的很是精致,身姿婀娜,还很会扭动。

走到堂下的舞台中央,才放下桃花扇,双手放在腹前,屈膝与众人施了一礼,见得檀唇之上一点红,堂下已无说话声。

“让大家久等,奴家给诸位赔礼则个!”

“红杏姑娘善舞,今日便为大家表演一支新舞吧!”

“好!”

掌声雷鸣。

徐正卿也跟着拍了拍手掌,心中苦笑,怪不得穿越这么些天,一个美人没见过,原来都在这养着呢。

不过,转念一想,这京城教坊司,想来会有选人为御前献技的任务。

不巧碰上嘉靖这么个追求长生不老道的皇帝,对此兴趣远不及前面几位皇帝那么变态,有这种质量的头牌囤积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这位红杏姑娘的舞蹈,显然是今晚的压轴节目,舞蹈结束时,徐正卿见桌上一壶酒、一壶茶,外加两盘点心皆已一扫而空,便提议要走。

就在这时,堂下一阵叫嚷声,顿时把徐、王两人的意境搅个支离破碎。

有人大声叫嚷道:“老鸨,老鸨,这个奴儿卖给我,要多少银子?”

抬眼去望,正是离席的那位贵公子,他脸腮泛红,显是有些酒劲儿上头,抓着老鸨的衣领,几乎要将她提起,气势十足的逼问。

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跟班,把方才台上演舞的小娘子也堵在身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