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且慢!”
李沐缓缓站起,先是看向对座徐铉,见师父脸上依旧平静如水,轻捋长白胡须也正看着自己,当下发生的一切,似乎早在他盘算之中。
“敢问南宣伯大人,此是何意?何须给我派个护卫。”李沐转向董世升发问道。
听到“护卫”二字,胡小龙宽厚肩膀颤动了一下,李沐自觉出言不妥,但已来不及致歉,董世升怒拍桌几正要发作,另一个严厉的声音却先一步刺入耳中。
“竖子!你效力宣明司多年,虽已功成事立,但这独往独来、口无遮拦的性子,莫如为师所愿。今日南宣伯大人令你收徒授业,乃为宣明司长远计议,你怎敢出言不逊,侮之于人?”
“师父,我这,不是……”见徐铉难得动怒,李沐一时不知如何申辩。
“还不速速向后生赔礼?”
李沐未再迟疑,走出桌几向胡小龙深施一礼,胡小龙立刻跪倒在地,说道:“还请李书士收在下为徒。”
李沐搀起胡小龙,轻叹一声说道:“我只是虚长你几岁,不必太过拘泥师徒礼仪,你我今后便是同僚。”
而回应他的,是一张不似作伪的灿烂憨笑。
胡小龙本是军户出身,十二岁便追随父亲进入迎州营,镇守王朝西部边防。西部多山,土地贫瘠,不常有战事发生,偶尔有外族盗匪入界抢掠山脚村民,迎州营一众彪悍步兵亦能轻松击溃。
胡小龙的父亲胡山虎在营中颇有威望,且不说他自己上阵杀敌总是冲锋在前,培养出来的独子胡小龙,更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。军中能识文断字的寥寥无几,胡山虎却极力鞭策胡小龙学习诗书礼仪,至于武学方面,胡小龙生来力大,经历一番苦练和上阵实践,斗技招数早在寻常兵丁之上。
两年前,几番蠢蠢欲动的西南壩族终是熬不住苦旱,集结两千余名骑兵绕过七仰山脉,像迎州一带发起大规模的烧杀掠夺,迎州营一边向镇西总兵求援,一边由八百军兵奋力抵挡,无奈兵力相差悬殊,等到两天后镇西总兵奚兴友亲率援军赶到时,迎州营将士已死伤过半。
胡山虎与胡小龙父子俩依旧作战英勇,合力杀敌过百,但在援军到来前的最后一战,胡山虎耗尽了体力,被胡小龙和一干兵卒救回营寨时,已然身中数刀、命悬一线。
几日后,背靠山脉无处逃窜的壩族骑兵被奚兴友全歼,凯旋回营后,迎州营众将士跪地请求奚总兵与胡山虎见上一面,奚兴友虽感疑惑却也欣然应允。
胡山虎终于等到了,在营帐内,他用最后一口气说出了多年以来的愿望:“属下请求将军,让我儿胡小龙脱离军籍,以文学才识谋得一官半职。”
奚兴友未及详问,胡山虎已撒手人寰,他起先把这位功勋老兵的遗愿理解为简单的临终托付,于是把胡小龙带在身边做了护卫。但几段经历后,奚兴友发现这小子确有考取功名的才学基础,加之性格纯良,充当一介武夫委实可惜。
朝廷得一卒易,得一才难。奚兴友将胡小龙认作义子干儿,倾注精力帮助他继续求学,不久后,胡小龙考得生员,虽未真正摆脱军籍,但已无需充军入伍。奚兴友继而书信联系至交董世升,引荐胡小龙进入宣明司,附带要求司内最好的书士加以教导。
李沐对丘八从无好感,想当年青梅竹马的邻家碧玉,毅然决然地远嫁塞上,追随她那虎背熊腰的军儿郎,已近而立之年的李沐,如今却也仍未婚娶。
胡小龙因何可以来到宣明司,李沐并不关心,在这样一个机构,自然会有人把他底细调查清楚,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宣明司原先是朝廷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立的机构,名称取自太祖皇帝“世有不解,宣之则明”的谕旨。宣明司最早只是为各地高官通报皇帝诏令、官员奏章、朝廷任免等重大事项,几经易改,其职能范围得到极大扩充,包括世间奇物、名人轶事、恶犯罪案、百姓生活等都成了宣明司收集传递的信息,通报对象也不再局限于朝廷官员,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,也有外派的从士像说书先生般把“故事”讲给他们听。
表面看,宣明司只是一个宣传机构,但是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,探查工作自然必不可少。也正因此,宣明司与各地县衙的巡检司联系紧密,尤其涉及各类罪案,宣明司多有参与,有时甚至还在查案中占主导力量。
自打董世升任宣明使后,探查任务被分成了红、黄、蓝三级,他命人将已经掌握的信息载于卷册之上,根据任务等级附上不同颜色的封皮,红色卷册代表危险任务,黄色卷册代表紧急任务,蓝色卷册所载任务则普通很多,一般文士即可顺利完成。
李沐在宣明司供职多年,黄色和蓝色卷册接了不计其数,红色卷册也有十余件,在他看来,所谓的危险任务,只需按照师父徐铉的布局执行,外加利用好巡检司的武装力量,完成差事并不算难。
董世升宴请时递来的那本红册,所述情况李沐早已熟稔于心,他甚至觉得此趟差事不消师父出力谋划,就凭自己这半月的详尽探查,哪怕遭遇变故亦能速断速决。倒是多了一个名义上的徒弟、实质上的拖油瓶让他有点头疼,李沐不善多言,更不会教导,那日宴席过后,他只是把红册丢给胡小龙,让他尽力在宣明司的卷册库中继续收集信息,实不指望胡小龙还能提供什么更有用的情报,让他对基本情况有个了解,总好比杵在自己身边似根木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