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章 你看我们像受气包吗(2 / 2)南明崛起首页

“只要干农活,开荒,种田,工作满半年再给你分一亩田,还可以给你租最多10亩的水田,田租只收三成。”李奇给他画了一个大大的饼。

哗,这下人群都炸了,都在大声的讨论着。这是天上掉大饼了。土地,这是人们永远的梦。一个挥之不去的梦,多少代人,不都是在为那几亩地而奋斗吗?

穷人为一亩三分地而奋斗,富人为再多几亩地而奋斗,用尽各种手段,斗智斗勇。家族的衰败,从失地而起。

“真的?给分地?”

“分水田?”

“真吃饱饭?”

“吃干饭?”

“还有米拿?”

“租田只收三成租?”

人们都大声叫着嚷着,生怕这不是真的。挑剔的买家那一定是真的买家。

“第一个报名的,奖大米10斤!”李奇再给热情的人们加一把火。

“我报名。”正是那个胆子大的,被李奇称为大哥的小伙子站了出来报名。

这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,虽然浑身上下都长满了肌肉,却是衣不遮体,几乎就那么几缕烂裳像咸菜一样挂在身上。

“好,这位大哥怎么称呼?”李奇问道。

“称呼不敢,小人叫关柱子。”关柱子虽然人穷,但还是保持着古人讲话一板一眼的腔调。

“关柱子?好,顶天立地的柱子。你现在就留下来,中午一起在这吃饭吧!”

“要报名的来这登记啦,登记过了就可以在这吃午饭了。”赵老头不失时机的拿了个小本子出来,喊了一嗓子。

人们相互看了一眼,呼啦一下,全围了过去。

“排队,排队。”梁铮忙在那指挥着,山寨的队员们也帮忙着维持秩序,乱糟糟的人们在队员们的驱赶下,推着搡着慢慢的有序起来,都排起了歪歪扭扭的队。

这下子,关员外带来的人除了那几个狗腿子之外,都站在山寨这边报名了,只余下他们几个孤零零的,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。

芸芸众生,只为利来。

只要有足够的利益,没有什么事是没人干的,如果有,那就是利益不够多。

当然,高情操的人不在此列,他们不讲利,讲理想。

“关员外,你不来报个名吗?”李奇呵呵笑着跟关员外打了个招呼,气得关员外一声不哼,掉头就走。

下午,大坝的进度明显加快,溪水都已经被截停了,在坝前面已经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坑,溪水虽然不多,但流速快,总量还是不少的。

吃饱饭的民工干活不带偷懒的,都是十二分的卖力,现在这个年代,可找不到这样的东家了,再也找不到这样好待遇的活了。

晚上,李奇招呼民工们吃过了饭,饭菜如约的量多质好,现在这个年代,最不缺的就是那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了,可寻常人家,却是打不来,大山里面实在是太危险了,不是有组织的专业人士,农民们平时是不敢进山的。

按约给他们分了半斤米,那民工们都十分客气的说着:“干了半天活,怎么好意思拿一天的工钱呢?”

话虽这样说,可身体却很老实,双手早就伸出去了。财帛动人心,那说辞也就是客气一下,装装样子。人们高高兴兴的拿着米,千恩万谢的回去了。

“关柱子。”李奇叫住了背着一小袋米准备回家的小伙子。

“回村里说一下,我们工地还需要人,只要是身强力壮的,都可以来我们山寨打工,待遇跟你们一样,满半年分田一亩!”

“山长,你们这需要那么多人吗?”关柱子对领到10斤大米很满意,语气不由得关切起来。

“要的,还要人的!”李奇说道。

“好的,只是关村是个小村,今天这几十人差不多就是全村的青壮了。”

“那你去李屋寨那里说一声啊,还有那山头村,怎么也能再找几十人吧?”李奇说道。

“好的。”关柱子说道。

“你去请人的时候,待遇不变,另加一斤米的跑腿费。”李奇招了招手,“过来,把这衣裳带去吧。”顺手把一套寨民的衣服拿了过来。

“山长,怎么好意思呢?”可看了看自己那破烂的衣服,还是接了过来,深深的鞠了个躬,才转身去了。

晚上,山寨里那朗朗的读书声传了过来:

“国强民富,平等公正。”

读书不是目的,认字也不是目的,只是手段,明白道理才是最终的目的。当然不是明白那愚忠的道理,要的是那可以为之奋斗的道理。

后世的周先生,不就弃医从文,为的就是唤起民智。那作为一个“悟了”的人,首要的是授业解惑,免得身死道灭。

看来得办一个书院了,李奇不由得在心里想,可不能再用山寨的面目出现了,弄个书院玩玩吧。

后世不都流行弄个马甲吗,那我也可以啊。弄个马甲,把长衫一披,冠巾一戴,谁敢说自己是土匪?那不是读书人吗?

以国朝的尿性,读书人还是受礼遇的,办事也方便的多了。而且这时的社会大潮,结党讲学,百花齐放,思想自由,正是文化的繁盛期。

也可掩人耳目,免得树大招风,现在还不是不对抗社会的时候,也不是登高一呼,应者云集的地方。

北方虽已是乱世,但南方还相对稳定,朝廷虽然早就管不到这里了,但大国的巨大惯性还是让社会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,地方政府还是正常运作,要是在这里造反,出了风头,还不是被秒杀。

但开个书院就不一样了,现在正流行着呢。到处都是有钱有闲的人,讲学的,着书立传的,开宗立派的,办书院的,都在享受这文化的盛宴。

这时社会自由度极大提高,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。在社会言论方面,基本上是无政府状态,繁荣的皇朝有着充足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包容。

读书人的事,能算事么?那都不是事!

古代中华的悲哀,一开放富裕了,经济文化繁荣了,也基本就是王朝的末年。宋是这样,明也是这样,都看到了资本社会的萌芽了,一下子又回到了原始社会,野蛮又统治了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