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王亚东1(1 / 2)在雾霾中苟活,在苟活后绝户首页

22岁的王亚东大学毕业了,这一年是1987年,因为包分配,所以根本不涉及找工作的问题。

英语专业毕业的他赶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想的提出。

全国掀起了学习英语的高潮,而他作为英语老师,必当首当其冲,进入学校也倍受重视。

按规定他是要回到本地,所以一高中接纳了他。

他还记得他背着双肩包来学校报到的场景。

那个时候双肩包也是很少见的,也只有大城市的人才背双肩包,其他人背的都是当天的军绿色的包。

也只有他这种学外语的人才能背双肩包,双肩包可能就代表了一种前卫、先进。

也正是这个双肩包给他赢得了第1分。

接待他的是教导主任任素琴,这是一个40多岁的老太太。

老太太很热情,等着他在学校里转了转,还给他布置了办公室办公桌,又带他到宿舍里。

教师宿舍就在学生宿舍的旁边,那个时候整个一高中还都是一片平房,就连厕所都是外面的大厕所,虽然教师有专门的厕所,和学生厕所分开,但是,跨越整个操场去厕所的感觉也是非常不舒服的,不过谢谢,我很快就过去了,因为整个社会都在翻天覆地的变化,学校在短短的五六年内就建起了两栋楼房。

其中一座是教学楼,另一座是宿舍楼在宿舍的顶楼给老师安排了宿舍,因为住校的老师不太多,所以老师们都是单身宿舍。

教导主任任素琴也是英语老师,所以王亚东就拜了她做师傅。

他每天都跟在师父的屁股后听课,精心研究教法,先听后讲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,必须严格按照师父的想法去教课,一点也不敢懈怠。

师傅对他也非常好,就连教案的帮他改好,然后听他试讲一遍,才放他进班级上课。

因为亚东是住校的,所以师父还经常给他带饭。

师傅包的饺子特别好吃,一次他能吃一饭盒。

有时他发现自己对师傅的依赖越来越强了。

他也经常到师父家去做客,当然,他不会空手去,手中总要拎着一点东西。

那个时候物价很低,买上5块钱的东西就能很好看。

每次师傅都嗔怪他,来就来嘛,还要买东西,太客气了。

师傅是两地分居的,他的男人是搞基建的,四处做工程,很少回家。

家里的重活就包在了亚东的身上,秋天藏土豆,买白菜,腌菜,冬天往楼上扛煤块,这些女人都干不了,师傅就喊亚东来帮忙,忙完就在家里吃饭。

有时能遇到师公回家,也没有啥避讳,赶上了还能喝一杯。

师公是搞建筑的,工地里的人都能喝酒,也会劝酒,所以每次都能把他喝多了。

师傅就埋怨师公欺负孩子。

亚东有一辆自行车,每次到师傅家都骑着,因为距离也不算近。

喝多了回单位睡觉,就只能是推着走,师傅不放心,就让师公送,只是这种时候特别少,因为师公真的就是偶尔才回来。

其实,他心里挺心疼师傅的,又忙里又忙外,单位和家庭哪个都不能放。

孩子倒是很长脸,学习不错,早早的就考上了大学。

那个时候一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,所以孩子上大学了,师傅家里就开始空落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