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3章 谋划(2 / 2)我大唐盛产逆子首页

为什么就不明白宠爱魏王,会滋生他的野心,对太子造成威胁。

为什么就不明白,李承乾的悖逆是他一步步造成的,他的举动在一步步将李承乾逼到造反的边缘。

为什么李世民就不知道这点?

难道他真的是完全被爱子之情蒙蔽了所有心智吗?

这恐怕不能服众。

最起码,李象保留意见。

当然也许不是李象猜想的那样。

只是因为李世民足够自信,自觉能够把握好尺度。

可是历史证明他玩脱了:

一,齐王李佑造反牵连李承乾,将李承乾蓄谋造反的事暴露了出来。

也许李世民只是想纵其为恶,等李承乾的“恶”足够多,他顺理成章废掉这个太子,没想过真的逼李承乾造反。

一个以子反父的名号,史书上绝不好听。

李世民这么爱惜名誉在乎青史评价的人,就此留下了污点。

以致于他的大臣都看不过去,不肯向汉朝时说一句“子弄父兵,非反也”,向为汉武帝遮掩一样,替他遮掩一二。

二,李承乾被废后,他最喜爱的魏王李泰暴露了本性之恶,说出杀子立弟的话,与太子失之交臂。

李世民只是想废掉李承乾的太子,不是想杀了他,更别说李承乾这个太子也确实不合格,还有个他从小一手养大的李治。

意识到一旦立李泰为太子,李承乾与李治多半就性命不保。

让他不得不立自己并不满意的李治,以致晚年常常忧虑,担心李治太过懦弱无法承托社稷,耗尽心力。

以对错来衡量当权者,无疑太过幼稚。

但如果硬要说谁错了,那也只能是李承乾,谁让他摔断了腿呢。

遍观史书,还没有瘸腿的太子,更没有瘸腿的皇帝。

官员录用都要讲究长相风仪,何况是一国太子呢。

站在李世民的立场来看,他速平四夷,无汉武之费,民不聊生,让四夷心悦诚服的献上天可汗称号。

修减刑律,宽以治民,文治十数载,兢兢业业,物阜民丰,物价低廉,斗米数钱。

俭朴纳谏,君臣和谐,朝堂清明,天下大治。

他立下如此功业,当的上史书上一个明君的评价,三代以外,文治武功,谁能过之?或许能争一争那千古二字。

也许从心底里确实难以接受他的继承人是一个瘸子。

也许他只是想为大唐立一个完美的太子。

但......这是李世民的想法,不是李象的。

可以理解,但恕难从命。

李世民想废太子,他李象想“保”太子。

太子关系着今后的皇帝。

我爹是废太子,跟我爹是皇帝,意义完全不一样。

我爹是废太子,我啥也不是,我爹是皇帝,我就有可能成为皇帝。

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。

所以,他选择打断李世民的谋划,也许李世民正在等着李承乾继续作死,以达成他顺理成章废掉太子的目的。

反正他不信,太极宫跟东宫紧挨着,对李承乾在做什么,李世民就真的一无所知。

所以,李象选择告发“东宫谋反”,将此事提前引爆,打断李世民的“施法”,让他胎死腹中。

我不要你的谋划,我要我的谋划。

当然,李象不是顾头不顾腚的莽夫。

人之一字,双腿并立,无非向前向后,进退二字而已。

他的三谏与三鞭,加上“告发谋反”之功,足够保证他的退路。

但设想再好,一切还要看李世民。

接下来,他就要直面李世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