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其鼎盛时期,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从现代的伊朗延伸至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。
阿育王能够最初通过政治着作《阿尔塔沙斯特拉》(Arthashastra)所提出的原则来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。
《阿尔塔沙斯特拉》是一部关于治国方略、政治科学、经济政策和军事战略的古印度梵文专着。
作者是恰纳基亚(Chanakya)——古印度博学者,活跃的教师、作家、战略家、哲学家、经济学家、法学家和政治家。
恰纳基亚被认为是印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先驱,他的着作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先驱。
他还是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罗笈多(Chandragupta,孔雀王朝开创者)的首相。
---
阿育王的名字意为“没有忧伤”。
据说,他在统治初期相当残酷,直到约公元前260年对卡林加王国(Kalinga)发动的战争导致了惨烈的屠杀、破坏和死亡,最终使阿育王放弃战争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阿育王皈依佛教,致力于和平,这体现在他对“佛法”的理解上。
关于他的了解,除了法令之外,主要来自佛教经典,这些文献将他视为皈依和道德行为的典范。
他和他的家族所建立的帝国在他去世后甚至未能延续50年。
尽管他是古代最强大帝国之一的君主,但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几乎被遗忘,直到1837年被英国学者兼东方学家詹姆斯·普林塞普(James Prinsep,1799-1840年)重新研究。
从那时起,阿育王被认为是有影响力的古代君主之一,因为他放弃战争、坚持宗教宽容,并将佛教建立为国家的主要宗教方面做出了努力。
---
尽管阿育王的名字出现在《普拉那》(Puranas,印度的王、公爵、传说和神的百科全书文学)中,但那里没有关于他生平的信息。
他的青春、崛起和在卡林加战役后放弃暴力的详细情况来自佛教文献,这些文献在许多方面被认为更具传奇色彩而非历史真实性。
他的出生日期未知,据信他是父亲宾杜萨拉(Bindusara,公元前297年至公元前273年在位)妻子所生的众多儿子之一。
在某些文本中,他的母亲被称为苏巴德兰吉(Subhadrangi),而在另一些文本中则被称为达摩(Dharma)。
她在某些文本中被描绘为婆罗门(最高种姓)的女儿,是宾杜萨拉的主要妻子,而在其他文本中则被视为地位较低的小妻子。
关于宾杜萨拉有一百个儿子的故事被大多数学者否定,他们认为阿育王是四个儿子中的第二个。
他的哥哥苏西马(Susima)是法定继承人和王储,阿育王登基的机会因此非常渺茫,尤其是因为父亲不喜欢他。
他在宫廷接受了高等教育,接受了武术训练,毫无疑问地学习了《阿尔塔沙斯特拉》中的教义——即便他未被视为王位候选人,只是作为王子之一。
《阿尔塔沙斯特拉》是一本涵盖社会多个主题的着作,但主要是一本关于政治科学的手册,提供有效统治的指导。
该书归功于查纳基亚(Chanakya),旃陀罗笈多(Chandragupta)的首相,他选择并训练了旃陀罗笈多成为国王。
当旃陀罗笈多让位于宾杜萨拉时,后者据说也接受过《阿尔塔沙斯特拉》的训练,因此几乎可以肯定他的儿子们也接受了这种训练。
当阿育王约18岁时,他从首都帕塔利普特拉(Pataliputra)被派往塔克沙希拉(Taxila)镇压叛乱。
根据一个传说,宾杜萨拉给了儿子一支军队,但没有武器。
武器后来是通过超自然手段提供的。
同一传说声称,阿育王对那些在他到达时放下武器的人表现出宽恕。
关于阿育王在塔克沙希拉的战役,没有历史记载保存下来。
根据铭文和地名的提示,这一事件被接受为历史事实,但具体细节仍然未知。
---
在成功镇压塔克沙希拉叛乱后,宾杜萨拉又派阿育王治理商业中心乌贾因(Ujjain),他也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。
关于阿育王在乌贾因的工作表现没有详细资料,因为正如学者基(Keay)所指出的:“对佛教编年史家来说,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与一位当地商人女儿的恋情。”
这位女性被称为德维(Devi),根据一些传统,她在阿育王对佛教的吸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学者基评论道:
“显然,她与阿育王并未结婚,也没有被命运安排陪伴他回到帕塔利普特拉,成为他的王后。
然而,她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。
儿子马欣达(Mahinda)将领导前往斯里兰卡的佛教传播使命。
或许他的母亲早已是佛教徒,因此有可能阿育王在这个时候被佛陀的教义所吸引。”
根据一些传说,德维首次向阿育王介绍了佛教,但也有说法认为阿育王在遇到德维时已是名义上的佛教徒,并可能与她分享了教义。
在这个时候,佛教在印度仍然是一个小型的哲学宗教派别,是众多异端思想流派之一(如阿吉维卡教、耆那教和查尔瓦卡教),与正统信仰体系的永恒法则(Sanatan Dharma,“永恒秩序”)——更广为人知的印度教——竞争。
当后来的编年史关注阿育王与美丽佛教徒德维的恋情,而非他的行政成就时,这可以解释为强调未来国王早期与他将使其声名显赫的宗教的关联。
阿育王仍在乌贾因时,塔克沙希拉再次叛乱,宾杜萨拉这次派遣了苏西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