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六十章 天降祥瑞(1 / 2)我乃大明皇嫡孙首页

朝堂之上,朱元璋神色悠然,遂大手一挥,继而朗笑出声,其声爽朗,回荡于朝堂之间,开口言道:

“众爱卿无需有所顾虑,尽可各抒己见,畅所欲言便是。今日唯论政事,诸位爱卿大可放心言说,不必心存后顾之忧也!”

彼时,年逾古稀之刘三吾,微微侧身,目向秦逵,递去一抹意味深长之眼神,意者,乃嘱其当下无需太过拘谨,尽可将心中所想坦然道出也。

盖因众人皆知,于朱元璋这般以铁血手段、独断专行而名于世之君麾下为臣,往昔那结党营私之朝臣,又何曾有一人得善终乎?朱元璋之意,非惧臣子间各持异见、相互对立,然若有胆敢结党营派,妄图危及皇权者,必严惩不贷,绝无宽宥之理也。

俄而,秦逵趋前一步,拱手作揖,礼毕,启口奏道:

“陛下,那长安之地,历经数朝更迭,屡遭战乱蹂躏,至今城池已然破败不堪,宫室亦多有残损,至于基础设施,损毁之状尤为严重。若欲重新修缮营建,工程之浩繁,实非旦夕可就之事也。”

户部尚书杨靖闻之,亦赶忙拱手,附和而言:

“圣上明察!当今天下,经济重心渐移于东南之地,关中地区之生态环境较往昔已大为逊色矣。且论人口多寡、钱粮丰匮等诸多方面,较之富庶之江南,已然稍逊几分。况长安位处西北,于掌控东南那广袤大地而言,恐多有不便之处也。”

朱元璋闻诸位大臣所言,眉间微蹙,遂陷入沉思之中,良久未语。

恰此时,太子朱标稳步出列,恭谨而奏曰:

“父皇,儿臣思忖良久,念那洛阳亦是历史悠久之古都也。昔日周公曾定鼎于此,汉、魏等朝亦皆建都于此。其地处中原腹地,地理位置至关重要,便于居中调度,于管控四方而言,实有天然之优势焉。

然洛阳较之长安,周遭山川险阻略显单薄,御外敌入侵之力稍显不足矣。且于今大明之形势下,中原虽仍居重要之位,然相较于江南之富庶繁华,物资供应方面亦渐处下风矣。”

朱元璋闻之,轻抚颌下胡须,微微颔首,赞曰:“嗯,太子所言极是!然不知尚有他处相宜否?诸位爱卿可继续畅所欲言,无需有所保留也。”

朱标略作停顿,继而又奏道:

“父皇,儿臣亦曾细思一地,乃开封是也。开封者,北宋之故都也,往昔宫城规模颇为宏大,城内设施亦极完备。且此地居中原交通要冲,又有运河之利,可畅连东南,于物资运输调配,大为便利,经济亦颇繁荣。

然开封地势平坦开阔,乏天然屏障可依,极易遭外敌攻袭。忆北宋之时,正因都城难守,遂屯驻大军以御之,终致财政负担沉重不堪,此诚为前车之鉴也,父皇不可不慎思之。”

朱元璋闻此,缓缓起身,神色肃然,面向群臣而语曰:

“太子与众爱卿所言皆有理有据,刘爱卿今日所提之建议,朕心亦颇为满意。然迁都一事,关乎大明之江山社稷,实乃天大之事,尚需从长计议,诸多细节之处,亦须细细斟酌权衡方可也。”

言毕,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,目光中满含期许,郑重吩咐道:

“太子!朕今命汝与数位大臣,进一步考察、筹划迁都长安之事。需将其间可能遇之诸般问题,以及所需人力、物力等情,皆梳理清晰,令朕心中有数,如此方能定下迁都之大计,汝可明朕之意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