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爱情是一粒悲伤的种子,也是一棵长青的绿树,永远不会枯萎。
这个故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。
中华家庭伦理,孩子称父亲的姐妹为姑。山里人重亲情,于是,小孩子对与父亲同辈的同村女子都统称某某姑。梅华姑与我父亲同辈的人,我们在温州认识。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梅华姑的一本日记,扉页上有一首诗:
思念
燕子归来时
杜鹃正花开
戌边的心上人啊
记得青冈树下的诺言?
月亮挂山冈
蛙声催得欢
远方的心上人啊
想得起回乡的路吗?
弹指四十年
青春已化老
年少的苦涩情啊
谁能说得清彻明白?
养我的故乡
繁华在萧条
外出的游子啊
记得起回乡的路吗?
出于礼貌,我没有去追问梅华姑的往事,但梅华姑断断续续主动对我提起了她年轻时的故事。
瓯江上游有一个毛家村,梅华在这个村长大。她的父亲叫王赟,是乡医。梅华有几个很好的伙伴,既是同学,也是朋友。其中有个男孩子叫王家阳,另外两个是女孩子,一个是王根珍,一个是王华英。
王家阳从小失去了父母亲,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。
王华英的父亲因大办炼钢铁那年,被不慎掉落的锅炉砸死,很小失去了父亲。大队照顾她的家人生计,她的哥哥初中毕业就保送到师范学校读书,母亲莲花被安排大队部烧饭。
所谓烧饭就是帮助小学老师和驻村干部的厨房做饭烧菜。大队部原来是毛家村的私塾。厨房原来私塾先生烧饭地方。新政权成立后,私塾改成大队部,楼上隔成几个房间当做老师和驻村干部的睡房。一个稍大的房间是大队干部办公室。
读高中推荐的名额没有梅华的名字,梅华非常失落,情绪低到了极点。
父亲为梅华操起心,劝说道:“不怨天,不怨地,命运捉弄人。十年河东,十年河西,现在不要气馁。即使大学毕业,他所学的东西到了社会上还是很微小的,关键仍是生活劳动中不断学习应用才能进步。《红楼梦》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宋词选》就尽量少看了,所谓书生百无一用。这些书籍是欣赏提高文学素养用的,对生活没有什么大作用。
爹年青的时候在县城里学过三年中医医理,这几年通过不断实践多少摸出一些经验。你可以学习中医,在毛家村为那些村民解决一些小感冒小病痛问题。附近邻村的村民也是缺医少药,如果有人要求帮忙,也可以赚点零用钱。”
梅华今天发现父亲的心情也特别低落,没有过去幽默得可以让人兴奋向上努力的慷慨激昂,怀疑是自己读高中梦想落榜一事刺激了他,对父亲的话一味点头答应。梅华宽慰父亲说道:“爹,其实,我也没有什么遗憾,自己有双手有双脚,到哪里没有饭吃?”
王赟说道:“昨天晚上,王家阳到家里来,说你住在观音庙里和苗珍阿姨一起,我就放心了。家阳和我发了一通牢骚。他认为自己读书比华英好,为什么轮不到读高中?学习做赤脚医生的培训为什么轮不到他?他认为根珍比华英还要差。我劝他男子汉大丈夫到哪里都能赚饭吃。只要有饭吃,身体好,都不用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