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五十九章 迁都选址(2 / 2)我乃大明皇嫡孙首页

遥忆往昔,朱元璋初登大宝之时,北方之地尚不在其掌控之中,南京便成了唯一可选作都城之地。然未几,大将徐达挥师北进,横扫元廷,元朝皇帝被迫退回蒙古草原。但那元廷残余势力,犹存卷土重来之心,北方战事遂连绵不绝。

至此,南京渐显诸多弊病,其地处东南,朝廷欲指挥西北战事,常有力不从心、鞭长莫及之憾。故而,朱元璋曾亲赴河南开封,于彼处设立临时指挥部,以统筹战事。待战事渐息,天下始入和平建设之期。

南京之地,虽便于管控东南区域,然于西北、西南之地,治理起来却多有不便。其后,朱元璋册封诸王至各地就任,缘由之一,亦在于此。且说这迁都之事,朱元璋昔日也曾与李善长等人商议,李善长等一干大臣,亦对迁都之举颇为赞同。

此刻,朱元璋神色凝重,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群臣,开口言道:“诸位爱卿!今这应天府,虽为我大明都城,然实有诸多不足之处。朕心向迁都久矣,此前亦已与诸位传下口谕,令诸位爱卿商讨都城新址,不知诸位意下如何?太子与各位爱卿但畅所欲言便是,无需有所顾虑。”

太子朱标闻此,遂出列而拜,恭谨奏道:“父皇,迁都一事,关乎国之根本,儿臣以为当慎之又慎。然儿臣亦深知应天府如今所存之局限也。”

朱元璋闻言,微微点头,自是知晓朱标所言何意。

实则,这应天府除却地理位置之弊端外,朱元璋亦不得不思忖另一事。盖因往昔建都于南京之王朝,皆国运短促,前朝历代,概莫能外。此虽有诸多历史缘由,然身处彼时之世,要说朱元璋全然不信,亦绝无可能之事也。

有鉴于各方面之问题,朱元璋决意迁都之心愈坚。

回溯洪武二年之时,朱元璋曾谋算将都城迁至自己之老家凤阳。彼时有那淮西出身之官员,闻此自是欣喜非常,然却遭其余各派官员极力反对。盖因于凤阳建都,实乃朱元璋一时兴起之念,凤阳当地之基础条件,实难承载帝都之诸多要求。待朱元璋细思其中利害,那迁都凤阳之议,遂就此搁置矣。

朱标又环视堂下众位官员,继而奏道:“父皇,儿臣以为,无论最终选址于何处,皆需周全考量民生之利弊、军事之防务以及后续之发展等诸多事宜。”

此言一出,意在告知诸位大臣,迁都之举未尝不可,然选址之时,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形审慎斟酌,切不可为逢迎圣意而随意上奏也。

诸位大臣闻此,大致明了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之意。

俄而,兵部尚书唐铎出列,施礼后奏道:“启禀圣上!臣观当下北方边防形势严峻,若都城能更趋近北方之地,于军事防务而言,当更为有利。只是这新都城之具体选址,臣不敢贸然妄下论断,还望圣上圣裁。”

唐铎侍奉朱元璋左右,已逾二十余载,自朱元璋初起兵时,便忠心相随,其间曾任殿中侍御史、刑部尚书、谏议大夫等职,自洪武十四年起,担纲兵部尚书至今。唐铎一生为官,行事谨慎,从不涉足任何利益争斗与权力纷争之中,那所谓淮西党、浙东党,唐铎皆未归属,故而朱元璋常以故旧相待,颇为倚重。

朱元璋看着唐铎,微微点头,却未开口,只欲再听听其他官员之建言。

未几,翰林学士刘三吾步出班列,奏道:“启禀圣上,臣以为,关中之地,自古便为帝王基业之所在,长安更是底蕴深厚,周、秦、汉、唐等诸多盛世王朝皆建都于此,真可谓王者之都,尽显我华夏之威严也。

且其四周高山环绕,险阻重重,东有函谷关,南有武关等诸多关隘,可谓易守难攻,外敌来犯,可御之于外,都城之安稳得以保障。再者,关中之地,沃野千里,素为粮仓,物资供应自无匮乏之虞,可为都城长久发展筑牢坚实根基,实乃建都之上佳之选也!”

朱元璋闻此,面上绽出笑容,赞道:“刘爱卿此番言语,说得甚是有理啊!朕此前亦考量过诸多地方,却未曾如爱卿这般,将这长安之利弊剖析得如此详尽透彻,条条切中要害,朕闻之,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呐!”

此时,工部尚书秦逵出列,先是对着刘三吾拱手一揖,似恐此言有所得罪,而后奏道:“启禀圣上,臣与刘学士之见,稍有不同。”